首页 > 最新动态 > 顾念 | 在纪念顾锡东百年诞辰会上的发言(吕建华)
最新动态
顾念 | 在纪念顾锡东百年诞辰会上的发言(吕建华)
2024-06-0511


在这顾锡东老师诞辰百年纪念之日,也是他老人家离开我们二十年之际,我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仅从三个方面,来回忆顾锡东老师的高风亮节和我亲身经历的桩柱件件,让我们共同来纪念浙江文艺界的这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个巨匠。

一、传承文脉,勤学苦读,扎根水乡,感知民心。

我的家乡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和顾锡东老师的老家西塘镇,相距只有20多公里。我从小就受顾锡东的影响。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听他写的越剧《山花烂漫》,看他的电影《蚕花姑娘》,关注关于他的人生道路和创作经历。我完全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改变了人生轨迹,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

我从他的亲朋好友和相关书籍中了解到,顾锡东老师出身清贫,完全是靠热爱,靠自己的执着,而走上戏剧创作道路的。他只读了七年半的书,在嘉兴秀洲中学只上了一年半的初中,就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失学了。但是他坚持自学苦读,向小镇上文化人学诗词,向茶馆里的评弹说书人学习写作,他曾是柳亚子南社的“磨墨童子”,参与文化雅集。这一系列的自学和苦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根基。除了从书本上学,他还坚持舞台实践。他曾和我谈起他的创作起步,就是参与西塘镇的工人俱乐部的创作和演出,在实践中向工人学习。他在西塘写了30多个作品。他告诉我,作为一个编剧,不光是要从书本上学,更要从舞台实践中学。他曾经为了排戏,上台扮演了一个没有人愿意扮演的“老太婆”。他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于195010月写的《怒吼的鸭绿江》从中可见他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创作与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他的成名作《五姑娘》就是以嘉善的民间田歌为基础而写成的。

顾锡东一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扎根在杭嘉湖水乡,在深入生活中,感知民心,为观众而创作的。他在嘉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任上长达25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安吉、德清等多个生活基地体验生活。他的《争儿记》、《银凤花开》、《山花烂漫》、《汉宫怨》、《五女拜寿》等作品,都是在这块江南水乡的土地上创作出来的。

传承文脉,勤学苦读,扎根水乡,感知民心。这是顾锡东老师对我最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之一,让我终身受用。

二、犯而不校,文人相亲,不计名利,敬业乐群。

1993年,因顾锡东老师的召唤,我从嘉兴市委宣传部调到浙江省文联戏剧家协会担承秘书长,后又担任驻会副主席。在他身边工作的10年里,有许多事,让我感受至深。

顾锡东在浙江文艺界,给人影响最深的,就是谦和亲切、能团结人。他常对我说,“要文人相亲,不要文人相轻”。即使有时候受到了冒犯,误解,也要有耐心,也要受得起委屈。他用了一个词,叫做“犯而不校”。我查了这个词的出处,孔子《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就是说,即使是受到冒犯,也不要计较。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著作权一事。2006年我在参与编写《顾锡东文集》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事。当时参与编辑的戏剧界老前辈钱法成、胡小孩、魏峨等老师,都坚持要把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编入《顾锡东文集》。但我作为副主编兼办公室主任,觉得有问题。因为我们从电影署名和出版物上,一直看到这个戏的编剧没有顾锡东的名字。顾锡东也从来没有和我提起他也是作者。但是钱法成等老厅长都坚持说顾锡东是作者。后来我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资料,才知道顾锡东在1958年东海出版社出版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单行本上,就是署名“顾锡东、七龄童整理”。后来在改编电影时,顾锡东也参与了改编,但他的名字就没有了。这部影响巨大的剧本,作为一名编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成就,无端地被剥夺了署名权,一般人是难以接受了。但是他从来不提这件事,与相关的领导和同事,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最后,在真凭实据面前还是恢复了顾锡东编剧之一的地位。但此事足可以见到他的名利面前的高风亮节。

顾锡东不是一个没有脾气,而是能自我调整,顾全大局。我也曾看到过他发脾气、扔电话机、流眼泪的时候,但他第二天就会给对方打电话沟通、道歉。这样的为人品格,是非常值得我们效仿、学习的。

三、扶花育苗,倾囊相授,有教无类、无怨无悔。

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一是他对我的倾心指导。从1975年我在嘉兴文化馆工作时算起,在他的指导下28年。我的第一个大型剧本《台湾来的有情人》,就是在他的指导下,按照他在西塘时的戏剧实践,是在和工人业余剧团“南湖剧社”的舞台实践中完成的。

我在为中央电视台创作的《江南情话》电视剧时,当时写了30多万字,我把剧本打印后送给他指导。当年他已经78岁退居二线了,我看到他每天来省文联上班,用了大约一个月时间,全部看完剧本,想不到他居然还给我工工整整地共写了两万多字的修改意见,一共90多页稿纸。

同样的事也发生其他编剧身上。当年青年编剧冯洁的一个剧本,送给他给看,请他提修改意见,顾锡东写的修改意见也是两万多字,比冯洁她剧本的原稿字数还要多。

不仅仅是对编剧,对演员与剧团,顾锡东老师更是倾付心血。“小百花”的诞生,主要是顾锡东老师培育的越剧舞台上的新花。八十年代初,戏剧青黄不接,老的老了,小的还没有培养起来。他作为嘉兴地区的文化局副局长,就把精力放在培养青年演员身上。他创办嘉兴地区青年越剧团,招收一批青年学员,培养起了“新秀辈”30名左右青年演员,这么多青年演员要成长,就要给他们戏来演。这么多人,何时能轮到上台?他一方面是因为“文革”动乱的切身感受,另一方面也是为演员有戏演,就量身定制了《五女拜寿》这样一部群戏,12名小生花旦和2名老生老旦,一齐上台。此剧也因亮丽的新生代,而轰动全国。

最后,我想以我的一首诗,献给今天的纪念大会:

《七律·纪念顾锡东百年诞辰》

文坛巨擘出西塘,

一剧惊人《五姑娘》。

《三打白骨》驱妖雾,

《五女拜寿》叹炎凉。

乐群不校轻名利,

育后培花重肝肠。

老幼皆呼顾伯伯,


(作者系浙江省剧协原副主席、秘书长、剧作家吕建华


?

来源:浙江省戏剧家协会
?
投稿邮箱:1971914310@qq.com
联系电话:0571-87062251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