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一系列推动戏曲发展的利好政策纷纷出台。2020年至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又连续三年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回信,令戏剧界备受鼓舞,戏剧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十年来,戏剧界文化自信得到空前彰显,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戏剧工作者们在各种样式、题材、观念、审美等领域展开多元探索,而文旅融合和非遗保护效应下的戏剧生态整合、创作观念更新和理论实践人才迭替,都昭示着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戏剧艺术大踏步前进,不断取得璀璨成果。
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些重大时间节点,在国家文艺政策倡导下,现实题材戏剧创作迎来高潮。在2013年底设立的国家艺术基金的引领下,各地方政府纷纷成立本地区艺术发展基金和各类创作工程,把重大主题戏剧创作列入重点资助范围,加大统筹规划和投入力度,推动现实题材创作繁荣,并在题材内容、价值观念、审美旨趣、创作手法等方面投射出充满活力的现实主义主潮特征。以文旅部实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即“百年百部工程”)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选编的《百部优秀剧作典藏》项目为代表,通过扶持创作、典藏经典等形式绘写建党百年精神图谱,梳理戏剧百年脉络,述史筑基、培根铸魂,意义重大。十年来,戏曲现代戏创作成果丰硕,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京剧《燕翼堂》、昆曲《瞿秋白》、豫剧《焦裕禄》《重渡沟》、秦腔《花儿声声》《王贵与李香香》、评剧《母亲》《革命家庭》、淮剧《小镇》、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川剧《江姐》、闽剧《生命》、曲剧《鲁镇》、歌仔戏《侨批》、锡剧《烛光在前》、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越剧《枫叶如花》《钱塘里》等。话剧则有《塞罕长歌》《谷文昌》《柳青》《路遥》《三湾,那一夜》《长安第二碗》《桂梅老师》《深海》等;歌剧有《沂蒙山》《松毛岭之恋》《马向阳下乡记》等;舞剧有《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草原英雄小姐妹》《五星出东方》《骑兵》等。以上作品大多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台艺术类、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各大展演评比中斩获重要奖项和好评。这些作品有的以革命战争年代的感人故事为素材,集中表现了我党在腥风血雨的革命年代不畏牺牲、百折不挠、夺取胜利的光辉历史;有的取材于新时期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表现时代变迁与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诚然,数量可观的重大主题戏剧创作,其“质”并不能与“量”齐观,剧目的成活率、精品率尚待提高。面对新时代新的接受语境、新的观众群体时,要准确、开放地理解主旋律作品及其创作规律,摆脱“主题先行”以及概念化、套路化的弊端,与时俱进地更新创作思维、对接现代观众,文化主管部门及戏剧创作者们还需共同探索与努力。
2015年发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全国众多非遗地方剧种的传承保护热潮和以2018年文化部撤并重组为文化和旅游部为契机带动的文旅融合趋势,使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和路径。中国剧协在山东滨州举办2024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图为演出的蓝面具藏戏。
传承保护,各展所长。文化部自2015年开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推出“名家传戏”等项目;2017年发布了持续两年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自此厘清家底、传承有序;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历时3年圆满完成,实现了全国348个剧种及木偶剧、皮影戏的“大团圆”。由中国剧协主编、历时6年完成的《中华戏曲剧种丛书》于2018年阶段性完成;协会还于2024年开始举办“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和稀有剧种扶持计划。福建举办了“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全国南戏展演等活动,其中全国南戏展演成为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南戏及古老剧种展演交流活动;河南、陕西、山西等多省份举办了稀有剧种(戏曲声腔)展演;广东“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推动粤剧等繁荣发展;安徽对地方戏曲进行分类保护,使东路梆子获得新生;山东针对濒危剧种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救活了大弦子戏;辽宁出台《关于振兴辽宁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助力辽剧发展;江西推进弋阳腔保护传承工作;西藏自治区加大藏戏保护工作,使藏戏焕发生机;等等。老戏复排,重焕生机。全国多地推动传统折子戏、传统剧目复排。2022年在南宁举办的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汇集50个折子戏的10场展演,涉及27个省份35个戏曲剧种。2023年文旅部发布《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的通知》,计划三年扶持复排300个折子戏,旨在建立良好的优秀传统折子戏传承机制,引导基层院团打磨“看家戏”。作为承陈启新的国家文化工程,继京剧“音配像”工程之后,京剧“像音像”工程以天津为基地,面向全国,扎实开展。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并举办阶段性成果展演。各地老戏复排、传统折子戏纷纷上演。守正创新、融合并进。戏曲工作者们不断开拓舞台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除了上文所述戏曲现代戏收获颇丰,新编历史剧、古装剧虽略显低潮,近年也逐渐回归国家视野与主流平台,更出现了罕见的“破圈”剧目。备受瞩目的新编历史剧(古装剧)有京剧《伏生》《纳土归宋》、昆曲《浮生六记》、川剧《草鞋县令》、闽剧《双蝶扇》《过崖记》、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扬剧《郑板桥》等,整理改编传统戏有昆曲《临川四梦》《牡丹亭》(全本)、莆仙戏《踏伞行》、晋剧《烂柯山下》《庄周试妻》、瓯剧《张协状元》等。近年来,小剧场戏曲和文旅融合的戏曲创作渐趋蓬勃活跃,是戏曲守正创新的重要体现,这其中“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破圈”,堪称戏曲界最青春的创新和惊喜。该剧在坚守剧种本体的前提下又不囿于传统舞台,探索新的演绎空间和表达样式,更借助于现代媒介传播,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传统、走近戏曲,给戏曲界带来了新的启示。十年来,中国话剧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除了上文所述“主题创作”集中涌现,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成为主流话剧院团主动开掘、积极谋划的重要题材来源,历史题材话剧也有所收获,如话剧《大清相国》《天下粮田》《甲午祭》《詹天佑》《北京法源寺》《兰陵王》《苏堤春晓》《屈原》等。近年来,文学对于话剧舞台的助力十分抢眼,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等著名作品改编的话剧引起广泛关注,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一句顶一万句》《繁花》《人世间》《钟鼓楼》《皮囊》《主角》《我不是潘金莲》《红高粱家族》《张居正》《千里江山图》等。众多有分量的改编作品大量涌现,体现了戏剧舞台对文学精神的召唤和回归。除此之外,话剧舞台对于经典复排剧目、优秀外国剧目的全新演绎也引人瞩目。如天津人艺与香港话剧团合作的全明星版《德龄与慈禧》,光纬戏剧的中文版《安魂曲》,鼓楼西剧场的大剧场版《枕头人》,里马斯·图米纳斯执导的《浮士德》,北京人艺排演的《名优之死》《玩偶之家》《榆树下的欲望》《悭吝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重排的《伽利略传》《朱莉小姐》,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经典莎剧《李尔王》《暴风雨》《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等,都是在重新演绎或阐释经典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近年来,随着演剧市场活跃,许多由核心创作者领衔的民营话剧机构的创作也深受观众追捧,如北京大道文化制作的话剧《戏台》《惊梦》,“话剧九人”推出的民国知识分子系列话剧等。但是就总体趋势而言,优秀原创剧目的匮乏已成为制约话剧发展的“瓶颈”。在当下舞台技术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话剧艺术如何返璞归真、增强原创剧作的精神内涵显得尤为迫切。对于儿童剧而言,近十年的发展可谓乘势而起、市场广阔。随着需求不断扩大,儿童剧剧场和剧团数量迅速增加,在一线城市儿童剧市场发展的带动下,二三线城市儿童剧市场也开始发力。在儿童剧创作上,现实题材、红色题材、古典题材、外国经典演绎等创作领域均涌现了不少具有较好市场口碑和艺术探索价值的优秀作品。以创作力旺盛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为例,创作了《三个和尚》《红缨》《山羊不吃天堂草》《小美人鱼》《火光中的繁星》《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长城的传说》《东方小故事》《唐吉诃德》《猫神在故宫》等。此外,凯叔讲故事、小不点大视界等知名儿童内容品牌、民营院团、早教机构亦制作出品大量儿童剧。当前,儿童剧的发展愈加强调创意与科技融合,同时,个性化定制和家庭亲子体验服务也渐成趋势。
民族歌剧是我国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民族歌剧发展,文化部自2017年开始实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共同成立中国歌剧学研究中心。十年来举办了四届中国歌剧节(第二至第五届),涌现了《小二黑结婚》(重排)《兰花花》《二泉》《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玛纳斯》《沂蒙山》《八一起义》等作品,题材丰富,掀起了民族歌剧的创作高潮。十年来,音乐剧的发展呈现市场的井喷态势,经过多年的创作、演出积累,都市观众群体呈现出对音乐剧的巨大热情,一些音乐剧演员成为具备票房保证的明星,音乐剧的商业性特质越发明显。由于音乐剧这个类型还较为年轻,国有院团(大多为歌剧院、歌舞剧院)、民营音乐剧创演机构和高校音乐剧院系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一同为音乐剧创作添砖加瓦。2022年、2023年,北京歌剧舞剧院音乐剧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剧团相继成立,首开国有院团成立专业音乐剧团的先河。在创作上,为提高性价比和规避风险,许多创演机构选择精心打造国外知名音乐剧的“中文版”。这类剧目有中文版《我,堂吉坷德》《阿波罗尼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卡拉马佐夫兄弟》《剧院魅影》等。中国原创音乐剧起步较晚,近年虽涌现出了《钢的琴》《家》《阿尔兹记忆的爱情》《隐秘的角落》《赵氏孤儿》《花儿与号手》《杨戬》《雄狮少年》等作品,但要打造驻场爆款并完善相应产业链依然任重道远。当下以原创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正处于一种开放性、探索性的创作状态。近年来,舞剧创作连续丰产,时有“爆款”“出圈”,成为当代舞台艺术的一大亮点。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则打破定式,用独特的编导创意、舞美设计、精湛表演,并融汇了电影蒙太奇等手法,讲述了一个精彩的谍战故事,成为红色题材的现象级作品,自2018年首演迄今已巡演600多场,被誉为中国原创舞剧的新高度与里程碑。此外还有《只此青绿》《醒狮》《咏春》《红楼梦》《五星出东方》等一批叫好叫座的作品涌现。舞剧创作探索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当代表达,传统文化审美意蕴通过现代语汇、现代传播抵达受众,得到专家、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形成了“舞剧热”。
戏曲艺术具有移风易俗、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7年《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有力推动了“戏曲进乡村”工作,各级政府、行业组织等纷纷实施戏曲下乡、下基层等各类工程,通过“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方式,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模式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助力戏曲推广、推动乡村振兴。以中国剧协组织的梅花奖艺术团为例,多年来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将戏曲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已公益演出180余场,观众40余万人次。由国际戏剧协会、中国剧协主办的2024年“国际戏剧日”庆典活动在河北廊坊市举办。
十年来,中外戏剧交流空前活跃。中外戏剧组织交流合作频繁,2015年,中国剧协推动国际戏剧协会将其总办事处由法国巴黎迁至中国上海,主办了2016年、2024年“世界戏剧日”、国际戏剧协会70周年庆典暨海口首届国际戏剧周等活动;并助力大湾区建设,创办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近年来,许多优秀剧目“走出去”,赴英国爱丁堡、法国阿维尼翁等参加各类知名戏剧节的演出。同时,国内举办的各类国际艺术节、戏剧节积极“引进来”,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老舍戏剧节、乌镇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阿那亚戏剧节、桂林艺术节等,都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剧目,在为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给戏剧界带来新的视野、推动戏剧文化交流互鉴。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常年坚持送戏下基层,图为2024年8月艺术团邀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演走进西藏拉萨。
人才培养始终是戏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央到地方各项政策举措的大力支持下,戏剧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2017年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各地戏曲教育和校园戏曲普及工作。优秀戏剧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文化教育主管部门、戏剧教育机构、行业发展机构、戏剧院团、社会与市场等共同发力,从专业技能培养、人才孵化成长到舞台磨砺、继续教育、表彰推广等全环节进行保障。十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在戏剧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培养上投入大量资金;文旅部实施“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剧协持续举办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戏曲人才展演”“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中国校园戏剧节等活动,推动领军人才、青年翘楚、戏剧新苗等梯队人才建设,并举办各类骨干人才培训班,强化引领作用。十年来,编剧、导演、戏曲音乐、理论评论、舞台美术等各门类戏剧人才的培养十分活跃,并且逐渐形成了常态机制、沉淀了培养经验。目前,如剧院管理人才、舞台技术人才这些过去的短板,面貌已有较大的改善。当然,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原创优秀剧本的匮乏、戏曲音乐仍然面临挑战等问题,都表明部分领域拔尖人才依然稀缺。随着市场活跃,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和政府愈加重视团结服务民营戏剧工作者。2018年,中国剧协成立了民间职业剧团工作委员会并于2023年换届更名为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开展民间职业剧团优秀剧目展演、人才培训等各项工作。在各方高度重视与关注下,民营戏剧工作迈出更坚实稳健的步伐。中国戏剧梅花奖为戏剧界培养大批领军人才,图为2023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庆祝梅花奖创办40周年晚会现场。
近年来,戏剧界跨界融合趋势愈加明显。随着文旅融合的加强,以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为代表的一批与城市景区、旅游设施紧密融合的戏剧空间相继被打造;同时都市“演艺新空间”逐渐兴起,“演艺+”“小剧场+”等新的演出样式,正在成为戏剧行业、演艺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带动了一批以沉浸式话剧、戏曲、音乐剧、现场秀、脱口秀等表演为主的新的演出形式。科技赋能舞台艺术创作,日益成为显在趋势。国家话剧院《抗战中的文艺》采用的“影像+舞台”形式,《苏堤春晓》剧场中的4 K高清影像还原,以及近年来舞剧、杂技剧普遍采用的光影技术,给戏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跨界融合也助力戏曲传播,让戏曲与青年的距离更近。戏曲电影借助数字技术增强创新活力,推出了如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等一批风格各异的戏曲电影;元宇宙、AR、VR、4D等前沿网络科技手段助推戏曲传播;个性化短视频展现戏曲魅力,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戏曲传播的重要渠道;差异化直播平台不断搭建,尤其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戏曲”十分活跃;等等。十年来,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戏剧作品大量涌现,演出团体、演出规模、观众总量、市场容量的稳步扩大,创作路径的多元探索,文旅融合、文化科技融合及线上线下互动等多样表演形态的涌现等,无不彰显戏剧艺术的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戏剧艺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戏剧工作者们应当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着力谱写新时代戏剧艺术更闪耀的华彩篇章!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